4月中旬,在農業農村部種子管理局、中國農科院的直接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四川省農業廳召開全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培訓會,啟動全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以下稱行動)。作為第四批啟動的省份,四川省共有162個縣(市、區)列為普查縣,其中48個為系統調查收集重點縣。涉及面廣,任務繁重,組織協調難度較大。為此,農業廳高度重視,全面部署,精心組織,有序開展農作物種質資源的普查與收集行動。
一是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四川省成立了由省農業廳分管領導任組長,省農科院、省種子站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全省的組織協調與監督管理。5月,農業廳印發了《四川省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實施方案》,省農科院印發了《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四川省系統調查與搶救性收集工作實施方案》,對全省普查與收集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普查縣(市、區)成立領導小組,制定縣級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工作措施。
二是明確責任,強化督導。省、市、縣三級聯動,層層壓實工作責任。省級種子管理部門負責普查與征集工作的統籌安排和報表復審,市級種子管理部門負責普查與征集工作的日常督導和報表初審,縣級農業部門負責轄區內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工作;省農科院負責系統調查和搶救性收集工作。省種子站實行站領導包片區、業務骨干包區縣,落實責任、開展相關指導。同時,建立了工作督查制度,并于近期派出4個工作小組分赴21個市(州)督查行動進展,推進工作進程。
三是加強溝通,強化指導。全省利用網絡媒介,積極建立微信、QQ群,及時發布信息、交流工作經驗、解答技術問題。同時,成立了由糧油、果蔬、牧草等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省級專家組,搭建技術專家與普查工作人員的實時交流平臺,加強技術指導,為普查與征集工作提供技術保障。
截至目前,全省155個普查縣(市、區)已成立行動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制定印發縣級《行動實施方案》。109個縣(市、區)成立了技術指導小組,配備專業技術人員開展野外調查和征集工作。各縣(市、區)召開各級培訓會、工作推進會近120場,培訓人員6000余人(次),發布有關種質資源普查與征集的各類新聞、簡訊160余條。39個縣(市、區)已基本完成普查表的數據收集和匯總。33個縣(市、區)收集種質資源線索524條,定位種質資源148份, 采集種質資源樣本32份,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行動取得初步成效。